進入立冬節氣,草木凋零,蟄蟲休眠,萬物活動趨向休止。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,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。在我國北方,立冬節氣吃餃子,醫圣張仲景曾發明“祛寒嬌耳湯”,其中嬌耳說的就是餃子,民間諺語有云“立冬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。除此之外,在西北地區,進入立冬節氣,大部地區已經是深冬,人們會準備牛羊肉菜肴來豐富餐桌,在寒冷的冬季迅速補充熱量。
而在南方,立冬時人們會吃些熱量較高的食物進補,在華南一帶,廣東、臺灣等地一般會“打邊爐”,江浙一帶進補的食材則是以雞鴨魚肉為主,如姜母鴨、糖醋魚等。
此外,除了吃御寒的食物,也可以多吃些水果,比如蘋果、橘子、石榴、柚子、獼猴桃、甘蔗等,為身體補充維生素以及礦物質。